临夏回族自治州
」政治分析家及資深記者歐馬利(Raed Omari)指出,約旦需要與產油大國沙烏地建立戰略關係,以展開經濟及安全合作。
」 為實現自己的規劃,郭晨在第一年高考時故意考差了英語,從而得以複讀一年,學自己想學的藝術,他專心學習四個月美術後,在第二年順利考上了天津工業大學的視覺傳達專業。談到當時,他會想到Lady Gaga的一首〈天生完美〉(Born This Way),稱這首歌讓他意識到, 不只是同性戀這個群體,一個人是什麼樣子的,就應該作自己。
即使是在華人文化圈,台灣也在2019年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我們沒有明確在一起,算是我自己的感受比較多,」他笑著說。與很多華人同性戀者一樣,他也經歷了與傳統文化和概念的碰撞,他的故事或可從某個側面反映很多中國同性戀者認識和承認自我的歷程。「當時我很質疑自己,我家那邊那麼小的地方,覺得好像只有自己一個人,」他說。從高中時,他就利用網路查找訊息、甚至是網戀,開始了自己的探索。
在美國紐約,LGBTQ早已經不再是禁忌話題,然而在華人圈裡,不少同性戀者的自我認知歷程仍然是曲折的。工作後的郭晨在北京又有了一段感情,對方比他大很多,「但他面對大家的時候也不會承認自己是gay」,他說。他還年輕 在被樟樹圍繞的吳晟自家庭院聊天, 一坐過中午也不覺炎熱,人在樹下心性舒緩, 樹蔭下的輕風鳥鳴讓詩人眉頭舒展談笑風生, 此刻,詩人暫時放下繁雜萬端待推廣的工作,放下自然生態被嚴重破壞讓他滿心的憂懷。
」吳晟此時語調緩了下來,對兒子的付出有一絲疼惜。一碗一碗的白開水喝下去 一滴一滴鹹鹹的汗水 滴下來 滴在和母親一樣樸拙的泥土裡 不是果汁,不是可樂或西打 不是麵包,或是夾心三明治 不是閑散的郊遊,或是豪華的盛宴 一小鍋稀飯,和您親手做的 幾樣醃菜 烈日下,寒風中 坐在雜草圍繞的田埤上 母親啊 ,那便是您,每日每日 勞累的野餐 是不是伴著汗水的稀飯,特別香 是不是混著泥沙的醃菜,特別可口 母親啊,為什麼 你竟吃得這樣坦然 ——吳晟〈野餐〉 兒女是他的驕傲 吳晟說他的寫作歷程中付出最多心力的兩個人,一位是太太莊芳華,另一位是女兒吳音寧(見《他還年輕》詩集)。吳晟的母親務農,看世事可心眼明亮,吳晟常聽她喟嘆時局 「會害會害,台灣予這種的管會害。」吳晟這樣評論自己:「在不違法的情況下作抗爭,是體制內改革者的特性。
寫詩對他來說不只是文學創作,也是社會參與的方式,是對土地深情的凝視。解嚴後幾次政黨輪替,瘂弦跟他說慘了慘了,吳晟則回,不會啦,沒事啦。
有個小孩說下學期不想再來,還說溪州國中很爛。成了鄉間老師的吳晟,是位怎樣的老師呢? 吳晟說了一段差點「誤人子弟」的往事。有些小孩不能逼太緊,需要給他空間,但有更多的小孩需要一點「看顧」。在河床上 嬉戲 奔跑 在堤岸上打滾 是你 讓我的童年更加豐富 是你 滔滔水流動 哺育了家鄉田土 經常在夢中出現的活水源頭 似近還遠 召喚我去探尋 ——摘自〈筆記濁水溪〉吳晟詩作 來自父母的人格教養 吳晟父親在日治時期擔任過老師跟警察,為人正直熱心受鄉里敬重,終戰後父親被推舉參與初次的地方選舉,但選不到兩屆,吳晟的父親就看到國民黨選舉買票及強迫入黨等奧步,父親看不起這樣惡質的文化,想退隱山林,吳晟從小看著大人行事,多少明白了什麼。
怎麼會發現唱歌不公平想到要集資買鞭炮?吳晟說,當時他只是覺得做事情對待人都應該要公平。文學描寫農村清風徐徐稻浪波波、田間清悠散步、夕陽西下染紅天空⋯⋯其實農事很辛苦,吳晟家有三甲田,莊老師嫁到農村,除了自己的教職還要幫忙農務,光張羅二三十人要吃的點心就已經忙翻,煮好還得擔去田裡,是貨真價實的「重」擔。」 吳晟在戒嚴時期就關心社會,勇於表達不同意見,問他那股勇氣從何而來?吳晟卻說:「勇氣是慣性語詞,勇氣是明知有難還是一往直前,但我不是這樣,青少年的我是『不知驚』,雖然有人來警告你,但我的反應就是:『我又沒怎樣。「我覺得這就是欺負人。
」民國五十年左右,台灣人民多是噤聲不語,吳晟母親常告誡兒子:「 你莫講,你莫烏白講。這麼多年來,吳晟的文字與行動,帶動許多年輕人回到土地、守護家園、關心台灣。
「賢寧像媽媽多才多藝,但他行政能力不好,可能因為太聰明都跳躍思考。面對世界 即使仍有些意見 但在庭院大樹下 閒看花開花謝草木生長 往往忘了爭辯 ——吳晟詩〈晚年〉 Photo Credit: 《他還年輕》劇照 寫詩,種樹要有知識 吳晟教寫詩特別強調知識的重要性,「沒有知識,文章就會感性氾濫亂亂寫,縱有熱情也是錯誤。
」 Photo Credit: 《他還年輕》劇照 政治立場不同的伯樂 救國團舉辦第一屆大專期刊編輯人研習營,吳晟代表學校去參加,在營隊中遇到詩人瘂弦。」吳晟笑咪咪的:「有次法國邀請我去演講客座,他說可以跟我去,翻譯工作交給他。這份亦師亦友的友誼到兩位詩人都已白頭還持續著。「好哇你這毋成囝, 我就看你出去後有多會讀冊。吳晟反問他說:「是我很爛嗎?」小孩說:「不是你,是學校很爛啦。父親的見聞與作為讓吳晟從小關心鄉里公共事務,當其他小朋友還在流鼻涕玩沙爬樹,小學一二年級的他就會關心監看選舉開票。
吳晟文稿都請她先審查,卻常被嚴厲的女兒退稿,有時吳晟被女兒嫌到沮喪,音寧會留紙條鼓勵爸爸繼續寫。一直到現在,遇見「欺負人」的事情,這位白髮蒼蒼的詩人還是會挺起身軀行動,不是要逞英雄搏名聲,只是要跟對方說:「不可以這樣。
吳晟說,當時小孩功課落後最大的原因是晚上跟著阿公阿嬤看電視,從國一看到國三連續劇都還沒演完「實在真害。《他還年輕》影片中,吳晟特地去到加拿大拜訪瘂弦,二人在雪地中話別的場景非常動人。
」 文藝少女莊老師說:「農村生活很美好吧?」 結果莊老師嫁過來每天哭。「這孩子現在跟我感情不錯。
但吳晟說,並不是每次這樣都會成功。大學剛放榜時,他在台北火車站等車,看到警察臨檢賣扇子愛國獎券的貧窮小孩,不但當場沒收商品還將小孩拖進站內派出所打罵,吳晟一時間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就在派出所門口瞪著,警察將他架進去,他對警察說:「你們怎麼可以欺負小孩?」 結果他每說一句話就被警察打一次,表明是大學生身份警察更是暴打一頓:「大學生?大學生了不起噢?我就打你。吳老師挽回學生還有另一段故事。小孩對吳老師又愛又怕。
」吳晟說:「就算是工程綁標,有知識也會綁到對的樹,最多是傷害了金錢,但不會傷害環境。阿媽莊老師操持家務井井有條,她常說:「 這厝內若是無我喔會害啦。
」他知道還手會被打得更慘,便沉默抱著身體挨打,後來所長來緩頰讓警察放人,事後他回學校跟師長反應,但老師說沒有證據無法追究。「我看了不高興,但身為班長的我不會當場直接跳出來,我會忍住,直到幹部會議的時候提出來,在校長面前倡議:學校應該要提倡愛的教育⋯⋯」 因為他說理清楚態度和氣,後來教官就不再敲學生頭。
不論晴雨寒暑,每天晚上吳晟騎著機車在巷弄間穿梭巡邏,他還會跟特別狡猾的學生諜對諜,要拐進某學生家裡的小巷之前,先把機車熄火,靜靜慢慢地滑到學生家門口,家中長輩知道吳老師會來巡視抽查,加減會督促小孩別看電視去寫功課。」吳晟很不甘心,想辦法調查那些去外地念書學生的成績,發現這小子成績一次比一次爛。
個性認真的吳老師曾帶升學班,剛開始他嚴格要求成績,卻讓某個學生壓力太大喪失信心不上學了。」 「種樹可以含括所有自然議題並提出解方。拿濁水溪來做起點,溪是水的意向,而樹跟水有相依的關係,再談樹跟氣候、碳排放量,延伸到大自然倫理的連結⋯⋯。』」吳晟只好挨打讓夫人消氣。
」當年不來上學的學生,現在是鄉民代表,跟老師吳晟一直有往來。但做父親的十分不捨,忍著凝心鬱卒的沈重,著手撰寫《北農風雲:滿城盡是政治秀》報告書,耐心整理當時各類報導及議會質詢影片,期盼還原事實為歷史做見證,因為要搜尋資料他學會滑手機,常被當事人吳音寧斥責,叫父親「莫看莫插啦,去運動。
他由衷欣賞女兒音寧文學的涵養功力,更為她懷抱理想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正直感到驕傲。老師當時已經是溪州國中校長,問起吳晟的情況馬上邀他來教書。
」「 我是庄跤老阿婆,怹袂對我按怎。1972年,吳晟十三首系列詩作〈吾鄉印象〉在瘂弦編輯的《幼獅文藝》全文刊登,給年輕詩人莫大的鼓勵,自此創作不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